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查看: 420|回复: 0

[闲聊] 一杯咖啡的基因秘密:你觉得苦,是天生的!

发表于 昨天 21:37 | 查看全部 |阅读模式
意大利华人网消息:咖啡,是意大利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从早晨醒来的第一口浓缩,到午后的短暂停歇,再到朋友聚会中的社交桥梁,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,更是一种深入文化和习俗的生活方式。据统计,仅在意大利的酒吧,每天就能售出约9500万杯咖啡,一年总消费量超过300亿杯。随着“精品咖啡”市场的不断扩展,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中迅速走红,人们对咖啡的口味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。 1453704434.webp
有些人偏好咖啡的纯粹苦味和酸感;有人则更青睐加奶或加糖后的柔和口感;还有人被那独特的香气所吸引。而如今,一项由慕尼黑工业大学(TUM)研究人员发表在《食品化学》(Food Chemistry)期刊上的新研究,为“咖啡苦味感知差异”提供了全新的解释——可能与我们的基因有关。
苦味,也是一种偏爱
虽然“苦味”在人类进化中通常被视为危险信号,但在咖啡中却恰恰成了一种“优质”的象征。最广为人知的咖啡成分——咖啡因,仅占咖啡苦味的10%-30%,它主要通过激活26种苦味受体中的5种来产生这种味觉体验。事实上,即便是无咖啡因咖啡也依然带有苦味,说明还有其他化学物质在发挥作用。
影响苦味的成分大多来自咖啡豆的烘焙过程。该过程通常在200°C以上进行,会释放出诸如绿原酸、苯基吲哚类和二酮哌嗪类等苦味物质,其种类和含量会因咖啡品种(cultivar)不同而发生变化。比如,阿拉比卡咖啡中的mozambioside这种物质,其苦味是咖啡因的十倍以上,但在烘焙中易被分解至极低浓度,不易被感知。然而,它分解后还会通过热裂解产生七种新的苦味分子,甚至激活相同或更强烈的苦味受体,显示出“苦味”的多层演化路径。
决定苦味感知的关键:TAS2R43基因
研究发现,TAS2R43基因编码的一种苦味受体对mozambioside及其降解物极为敏感。但在约20%的欧洲人群中,该基因因缺失突变而失去功能,从而无法正常感知这些特定的苦味分子。这意味着,不同个体对咖啡的苦味感知存在显著差异,其根源可能就是基因结构的差异。
这项发现并非首次证实基因与咖啡偏好之间的关联。早前,的里雅斯特大学与Burlo Garofolo儿童医院的研究也表明,TAS2R43基因的不同变异与个体对咖啡的喜好程度密切相关。其他类似基因(如TAS2R3、TAS2R4和TAS2R5)也被认为可能影响对意式浓缩咖啡某些苦味的感受程度。
未来的咖啡,因你而异?
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解释了“为什么有人觉得咖啡特别苦”的谜团,也为未来“个性化咖啡”打开了新大门。想象一下:在不远的将来,你或许可以根据自己的基因特征,选择专属的咖啡烘焙方式,从而更好地享受适合自己味觉偏好的咖啡体验。
此外,研究还指出,苦味受体不仅存在于舌头上,还分布在肺部、胃肠道等“口外组织”中,在人体免疫反应、饱腹感调节、肠道蠕动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。了解哪些苦味成分能激活哪些受体,将有助于研发更具健康价值的咖啡产品,实现味觉愉悦与健康益处的双重满足。
咖啡不仅关乎味蕾,更藏着一段深植于基因的“个人密码”。

联系华人网

中国公司 Companies of China 联系地址: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区科技四路1栋803室 联系电话: 0769-22327002联系邮箱: [email protected]
  • 意大利华人网客服
  • 关注微信公众号HUARENWANG-ITALIA
  • 下载APP
Copyright © 2025 华人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Powered by Discuz! X5.0
免责声明: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。

APP下载

关灯 在本版发帖
意大利华人网客服
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