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大利华人网编译消息:一项由意大利科学家研发的前沿基因疗法,近日在那不勒斯取得重大突破:一名患有罕见视网膜疾病的38岁男子接受治疗后恢复部分视力,成为全球首位受益于该疗法的患者。这项创新疗法由位于波佐利的Telethon遗传与医学研究所(Tigem)研发,属于一项正在进行的国际研究项目,目前已有8名意大利患者在该中心接受治疗。
患者安东尼奥原本患有1B型Usher综合征,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,伴随出生时的听力障碍、前庭功能紊乱及10岁前后的进行性视力丧失。治疗前,他几乎无法独立生活:夜间无法外出、在仓库工作时常常撞到障碍物、无法辨识人脸。而现在,他不仅能清楚辨识物体轮廓和远处电视字幕,还能独自在晚上出行,他的生活“仿佛重新开始”。
这项基因疗法使用了一种“双载体”系统,将缺失的基因信息分成两部分,由两个病毒载体分别携带,并注射至视网膜下方。该手术由坎帕尼亚大学“路易吉·范维泰利”眼科诊所完成,整个过程在全身麻醉下进行,并不复杂,但疗效惊人。术后仅两周,安东尼奥的视觉能力明显改善,一月后已可在昏暗环境中正常识物。
这项疗法属于国际I/II期临床试验“Luce-1”的一部分,由Tigem分拆成立的生物技术公司AAVantgarde Bio主导,并获得伦敦的Moorsfield眼科医院与The Retina Clinic参与。迄今,治疗集中在那不勒斯进行。首位患者采用最低剂量,其他7位则分为低剂量和中等剂量组。目前,下一阶段的试验将启用更高剂量,以继续评估疗效。
研究负责人弗朗切斯卡·西蒙内利教授表示,初步数据显示该疗法安全性良好,尚无严重副作用,仅部分患者出现轻微、可逆的眼部炎症,使用类固醇即可缓解。这一成果为患有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带来极大希望,尤其是那些由于基因过大无法使用传统基因载体的病例。
这项技术的关键突破在于突破了传统病毒载体容量的限制。MYO7A基因体积庞大,是导致Usher 1B型综合征的罪魁,以往无法通过标准方式进行传递。新技术将该基因一分为二,通过双载体系统分别进入细胞,随后在细胞内拼接还原出完整、可功能的蛋白质。这项技术是Tigem十余年研究的成果,得到了Telethon基金会的持续资助。
据估计,Usher 1B型综合征目前在欧美约影响2万人。尽管耳聋可通过人工耳蜗等手段改善,但对视力障碍至今尚无有效疗法。如今,这项源自意大利的研究为这些患者点亮了前所未有的希望,也为其他类似基因容量过大的遗传性眼病开辟了治疗新方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