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查看: 379|回复: 0

[闲聊] 天坑之都!罗马平均每三天出现一次地面塌陷

发表于 昨天 22:08 | 查看全部 |阅读模式
意大利华人网消息:根据意大利国家环境保护与研究高级研究所(ISPRA)发布的最新报告,罗马仍然稳居“地陷之都”的位置,平均每三天就会发生一起地面塌陷事故。报告还进一步指出,该现象的高发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市南部和中心地带。 Voragine Via Nocera Umbra.jpg
所谓“人为型地面塌陷”(sinkhole antropogenico),是指由人类活动引发的地面塌陷现象。在罗马,这一问题几乎波及所有城区,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风险。
为深入了解这一地质灾害,ISPRA自2017年起联合国家研究委员会地质与环境地球物理研究所(CNR IGAG)启动了一项研究项目,旨在绘制罗马地区的人为塌陷易感性地图。项目负责人、地质学家斯特法尼娅·尼西奥博士指出,“易感性”这一概念并非意味着某地必然会发生塌陷,而是警示该区域具备出现塌陷的地质或人为条件。
尼西奥解释称,地下地质构造、火山岩与凝灰岩的分布、地下空洞的存在、城市地下管网老化,以及历史上是否曾发生过塌陷,都是判断某地是否“易感”的关键因素。 Sinkhole antropogenici ISPRA.jpg
回顾历史,自19世纪末至今,罗马共记录到约4500起地面塌陷事件。若以上世纪60年代至今作为参考时间段,则记录数为近2000起。近年来,年均塌陷事件约为100起,也就是说,平均每三天便有一起塌陷发生,且往往规模不容小觑。
在城市分布方面,南部及西南部(如阿皮亚路沿线、Caffarella公园、Tor Marancia、Portuense、Monteverde等地)存在大量未登记的地下空洞,这些区域的塌陷风险也因此显著提升。同时,东南部区域亦属高风险地带,显示出这一地质问题正呈现“蔓延全城”的趋势。
至于塌陷事件的季节性,报告指出秋季为高发期,尤其是暴雨频发时节。但近年来,极端降雨已不再局限于秋季,二月甚至八月底也可能突降暴雨,因此塌陷的发生更取决于降雨的强度而非具体季节。总的来说,雨水对土壤的冲刷是诱发塌陷的直接原因,特别是在易感区域,强降雨极可能迅速引发地面塌陷。
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罗马地下基础设施的老化问题,也凸显了长期城市规划与地质研究协调不足的隐忧。专家呼吁加强对地下空间的全面勘查,优化城市基础建设,以避免未来发生更为严重的地质灾害。

联系华人网

中国公司 Companies of China 联系地址: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区科技四路1栋803室 联系电话: 0769-22327002联系邮箱: [email protected]
  • 意大利华人网客服
  • 关注微信公众号HUARENWANG-ITALIA
  • 下载APP
Copyright © 2025 华人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Powered by Discuz! X5.0
免责声明: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。

APP下载

关灯 在本版发帖
意大利华人网客服
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